越跌越难卖,二成首付也带不动,千年古都洛阳的房地产梦碎了
越跌越难卖,二成首付也带不动,千年古都洛阳的房地产梦碎了
河南省第二大城市、中原城市群的明珠——千年古都洛阳,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因为房价下跌而变得黯淡。
当地居民收入不断下降,房地产市场供应过剩,而购房需求却在持续萎缩,导致房价只涨不减。作为古都,洛阳的房地产市场本应很景气,但现在却萎靡不振,即使首付比例放宽到两成,也无人问津。
早先,洛阳因其文化底蕴吸引了很多购房者,房价从5000多元一平方米涨到了近万元,有些繁华地区的房价甚至超过了5万元一平方米。
随着房地产商看到了商机,高楼大厦纷纷拔地而起。这座古城带来了现代化建设,也造就了许多拆迁户。很多企业大佬都愿意来这里进行房地产投资。但现在,洛阳的房地产市场已经萎靡不振,即使取消预售制、采取一系列优惠措施也没有挽回购房者的兴趣。可以想象,曾经“闭着眼睛买房”的购房者已经不再回来了。
陷入纠结的买房人
宁德时代要落户洛阳了。
2023年的初春,这条消息几乎传遍了洛阳人的朋友圈。最强大的传播媒介,不仅仅有新闻媒体,还有房产中介。一位久居北京多年的洛阳中年人,也在1月的某个周末,收到了老家中介这条来自800公里之外的“喜讯”。
房产中介话里话外,就是两个意思:宁德时代落户了,房价一定会涨的;以及,洛阳房价还跌着,房子真的该买了。
河南省洛阳市,一个坐落在中原大地的千年古城。《洛神赋》里的洛河和隋唐遗址里的800岁古槐,静静注视着这个城市。它们迎送过茶马古道时期的洛商,如今看着洛阳在游客们的笑声里再次热闹起来。今年春节,有600万游客聚集在洛阳古老的石板街道,比洛阳市区的本地人多3倍。行走在洛阳的街道,随处可见额间点牡丹花钿的汉服女孩,和写着“若问古今兴废事,请君只看洛阳城”等诗句的题刻合影。
但当游客散去,旅游淡季的洛阳城,便很快恢复成一个普通的地级市模样。
显然,游客们的热闹,很难带来楼市的繁荣。和全国各地的三线城市一样,洛阳的房价,也在2022年“沦陷”了。一个坐落于洛阳新区里视野最好、最开阔位置的新楼盘,房价曾在开盘时飙升至每平方12800元,如今降到9000元左右,每天都在几年来的最低线试探。一位一直在这个新楼盘安装中央空调的工人曾经观察过,过去一年,售楼部经常一天也等不来一个看房者。
中介如此催着买房,不是没有理由的。在房价飞涨的时候,讲究“追涨不追跌”的国人,只会烦恼于没钱入手一套房,有钱则毫不犹豫;但在房价下跌的此时,买房和卖房,都成了一件更让人纠结焦虑的事,所有人都陷入了观望。孙鹏所在的房产中介,是洛阳市里有名的连锁机构,这两年,2000多个员工,离职了接近三分之二。
洛阳青年褚莫先,就是纠结的买房人之一。他是洛阳市涧西区人,今年29岁,恋爱谈了3年,到了该结婚的年纪,买婚房提上日程。去年4月,他和女友看上了一个新楼盘,刚修好的地铁线经过这里,一些特殊楼层的售价已经降到了每平9000多元。除此之外,为了促进成交量,房地产商还打出了更诱人的招牌——首付最低只要10万。
对于褚莫先来说,10万首付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数字。他还没有凑够首付,但10万也就差一点,“硬着头皮”能买下来。但真到了要买的时候,他又犹豫了:此时入手,是不是接盘侠?之后的房价,是不是会跌得更多?
在差点买下房子的关键时刻,褚莫先的女朋友拉住了他,觉得那里地段太偏,房价还是贵了。说起来,褚莫先觉得自己挺幸运,因为现在这个楼盘,已经降价到了7000多元,“还可以随便挑楼层”。
26岁的洛阳女孩米诗,也准备和男友结婚了。对于买房这件事,她的纠结点在于利率。
几年前,洛阳的房贷利率能高到6.37%。从2022年开始,便跟随着房价不断下降,4.5%、4.2%,开年之后,稳定在4.0%。从去年底开始,关于利率反弹的传闻,就在洛阳的房产中介们口中疯传。
听到这个消息,米诗慌了。她跟异地的男朋友打电话,要求他抓紧买房,由于男友的犹豫,两人在过年期间爆发了无数次争吵。米诗说,那段时间,为了能够抓住房子的利率窗口期,她甚至决定,不要彩礼,也不办婚礼仪式了,“都是虚的”,不如直接把这些钱都拿来付首付。
只是,开春之后,利率并没涨。米诗的看房节奏也放慢了些,但另一方面,“利率反弹”就像悬在米诗头上的一把剑,让她时刻担忧。
中介们似乎也抓住了这种心理。这两天,洛阳的房地产圈里,正在流传一个郑州某家银行将提高利率到4.3%的新闻。一位中介把这条新闻截图发到朋友圈,附文是,“珍惜洛阳利率4.0时代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