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通州楼市前八月成交170亿元
沉寂多年的北京通州楼市,近期,部分高品质改善型住宅项目,成交活跃度提升。
据地产营销人统计数据显示,2022年1月份至8月份,北京通州区新建住宅成交2945套,均价为49182元/平方米,成交金额为170亿元。从成交金额TOP20的项目来看,5个单盘销售金额超过10亿元,5个成交均价超过6万元/平方米,成交均价超过7万元/平方米的有1个,即位于通州核心区运河CBD板块的春和景明,该项目目前已成为通州楼市改善型产品的标杆,去化速度较快。
“今年以来,在‘1200万元+’量级的东部楼盘中,春和景明去化速度较快,年内单盘销售额已经超过10亿元(包含已成交待网签房源)。”近日,在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走访通州新盘时,春和景明项目营销负责人向记者表示,“我们项目去年11月份开盘,一共有132套房,主力户型为180平方米,总价区间为1300万元,现在大部分已经售完,月均销售1.5亿元以上,目前各类产品仅剩10多套。”
运河CBD规划加快落地
通州楼市,曾一度被称为北京楼市“晴雨表”。但自 “北京城市副中心”(以下简称“副中心”)的定位明确后,通州的产业发展开始全面提速。
在多个场合,相关部门都曾表态,“十四五”期间,北京城市副中心总投资规模将达到8000亿元。如此估算,相当于每一天,副中心都要完成4.38亿元投资。可以说,自2019年1月11日,北京市级行政中心正式迁入城市副中心后,通州就迈向崭新时代。
《证券日报》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,大运河畔副中心金融生态圈已悄然成形,三峡集团、国机集团、北投集团、路孚特中国等500强企业进驻。据悉,包括平安、招商、农行、华夏、邮储总部、北京银行总部等多家银行在内,近300家头部金融企业竞相进驻,高知高智的城市精英加速集聚。
从发展规划看,在副中心快速蜕变的各板块中,运河CBD是建设速度最快、呈现状态最成熟的片区。政商迁址、五河七园、亚洲最大交通枢纽、环球文旅度假、自贸区发展高地等资源,七大千亿元量级产业总部汇聚,将带动40万高精尖人群进驻。
“随着副中心建设提速,产业、文化、医疗、教育以及交通等配套日趋完善,高精尖人才也正在进驻,随之而来的是‘职住平衡’需求的增加。”上述春和景明项目营销负责人表示,就目前而言,与副中心未来发展价值相匹配的高品质改善型住宅供应较少 ,但实际需求较大,因此此类项目今年去化速度较快。
据合硕机构统计数据显示,截至目前,北京通州区仅有7093套商品住宅库存,其中64%是单套面积小于120平方米的中小户型,83%住宅的面积小于150平方米。
“副中心规划落地以前的通州,缺少产业,住房供应以刚需和改善型楼盘居多,主要承接市中心的外溢居住需求。”上述营销负责人表示,在运河CBD区域内,近五年来大户型且单价“7万元+”以上的新建住宅仅有两个,除了已经售罄的珠江阙外,另一个是石榴集团开发的春和景明,但目前各类产品剩余10多套可售,预计两个月内清盘。